荷赛的“盘子”能否装下《复制战争》这道菜-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网——GDPhoto.CN

荷赛的“盘子”能否装下《复制战争》这道菜

作者:方 妍 黄丽娜 郑丽君等 来源:中国摄影报 时间:2009年3月11日

  [编者按:中国摄影报连续两期(18/19期)以“荷赛的‘盘子’能否装下《复制战争》这道菜?”为题探讨了李洁军获奖的荷赛作品《复制战争》,现本网刊登相关讨论如下。]

《复制战争》:考了荷赛一家伙

  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处看到《复制战争》的时候,好多人以为李洁军在新闻摄影方面功成名就了,这是他转型的体现。尽管李洁军一直抱着好玩的心态去摆弄他那些公仔,去用这些小人儿复制经典的战争场景再拍摄下来,但摄影界甚至艺术评论界对这些照片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毕竟构思和影像表现水平在那儿摆着,又借了近年流行的“观念摄影”甚至“当代艺术”的风潮。当《复制战争》在荷赛中获得肖像类三等奖时,摄影界和新闻界激起波澜估计也是当事人预料中的事情。
对于荷赛的变化,大多数摄影人都能够理解,但当荷赛骤然变得连摆布的玩偶形象照片都能被接纳且获奖时,就会有不同意见产生了:其一,《复制战争》是新闻摄影吗——单看画面谁都觉得五要素可能不清晰,且没有表现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或存在的人物,何以能参加新闻摄影的评选,而且还是世界级的?其二,《复制战争》能算肖像类吗——肖像大都是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这些玩偶的照片算哪门子“肖像”,而且作者当时投送的也是“艺术娱乐类”;其三,摆布的是否太过了——对于摆拍的照片参加荷赛及其他新闻摄影活动的肖像类评选,大家都能够理解,可把自己玩的公仔摆布几下拍下来就能得奖,实在有些不可理喻;其四,荷赛真的看不懂了——同样背景下不同人物形象的照片获奖我们理解,用LOMO相机拍出来的动物照片获奖我们也理解,甚至让足球运动员们的“标准照”得奖我们还理解,但这一次,是否“玩”得有些过了?
针对这些问题,本报约请一些专家学者和新闻摄影界人士,以《复制战争》获奖这个被称为“本届荷赛最受关注”的事件为切入点,谈谈我们对于荷赛近年来的变化该如何认识,对这组照片获奖该如何理解,对新闻摄影和视觉传播新趋势发展的该作如何判断等。还有些热心的专家学者亲自撰文,就这些话题详加阐释。加起来洋洋洒洒,有一万七八千言之巨。鉴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独到的观点,本报将用两期先后刊出这些文章和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在这个事件中,最有意思的属当事人李洁军,他说自己投稿的初衷就是要考一考荷赛,看看荷赛的评委们面对他这组带有当代艺术、观念摄影等元素的作品,会给出如何一个答案。虽然评委们最终给予其第三名的成绩,但为何会有这个成绩,我们对于其有如何的猜度和评价,从我们的这次调查和采访出发,也是在考一考中国摄影界对于荷赛及世界传媒摄影变化趋势的掌握程度。
闲话少叙,还是请各位看官瞧瞧,这么些个专家和当事人怎么说——

初衷是考荷赛

李洁军(新快报副总编辑):对于本组照片在荷赛获奖我没有太多可说的,初衷就是考荷赛,杨小彦、巩志明、王军、黄文和颜长江等一批专家学者对《复制战争》的看法我非常认同。在此我也声明一下,我是一个严谨的摄影工作者,我这组照片并不是为荷赛而拍摄的,更不是为了迎合荷赛,也不存在“恶搞”,获奖是一个偶然,我认为是《复制战争》的题材、表现形式和摄影理念进入了荷赛评选的“游戏规则”。我说过荷赛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获奖,应该分析荷赛评委的组成身份,以及荷赛摄影理念、价值观的变化,说白了也是中国文化与“荷赛文化”的博弈。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文化的趋同应该是个难题。
还有一点,既然是讨论,主持方应该请荷赛评委出来说话,评选标准和话语权毕竟掌握在评委会成员手中。

内外还是有别

邓维(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经济日报总编室副主任兼摄影部主任):《复制战争》获的是荷赛肖像类奖项,这种含有当代艺术成分的肖像类作品在以前的荷赛中就有过成功的先例。总体来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也就是荷赛对于新闻摄影的界定与国内有所不同,在他们那里关注生活、记录、回顾是可以用各种方式展示的,无可厚非,这种案例对于国内是有所启示的。不过目前这种形式的新闻照片在国内尚属初探,严格来说,我个人并不提倡。至于《复制战争》这类的尝试,大家可以见仁见智。

行业标准有变

曾璜(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图片编辑):新闻摄影的观念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并非发生在今天,而是在互联网技术和数码影像技术普及时出现的。实际上,从2007年常河的《中国动物园》、2008年费茂华的体育照片和今年李洁军的《复制战争》、傅拥军的《西湖边的一棵树》获奖,都提示着新闻摄影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全新的生存环境。
有些人对《复制战争》获奖感到困惑,这是近年来凸显的中西方摄影文化交流的问题。当然,中国早年将荷赛英文中的press翻译成“新闻”没问题,但是现在看来译狭了,没有完整地反映press的含义,查查字典就知道“press”还有“媒体”、“出版”、“报道”、“杂志”等其他含义。
《复制战争》是将当代影像艺术的创作模式引入报道摄影,我不知道李洁军拍摄这组照片的原意,但我很愿意将它读解成 “反战争”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制战争》促进了荷赛的多元化,丰富了荷赛的游戏规则,明年的荷赛可能出现更多更富有创造力的作品。
荷赛在发生变化,我们不能用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标准来读解今天的荷赛,就像媒体对职业摄影师和好照片的要求,也不再是那些一般的摄影爱好者用数码相机甚至手机就可以做到的标准。摄影记者应该意识到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态度问题

李楠(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教师,第39届荷赛一等奖得主):翻看这十几年的荷赛画册,就会发现荷赛的变化并不是突然性的,而是持续的。在它的艺术类、生活类、肖像类、自然类中,以非新闻的表现手法呈现的作品早已有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很多。往年获奖作品中有一组表现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方构图的照片,与讲究“客观”的传统想法非常不同,而是带着浓烈的摄影师个人色彩。还有一组拍摄的法国演员让·雷诺的肖像作品,没有一张是清清楚楚、规规矩矩地表现人物的,要不就是剪影,要不就是局部的碎片。还有一组照片全是动物的脚,横死在空旷公路上的动物尸体等等,都曾在荷赛登堂入殿。
但是,近年来,荷赛获奖作品中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照片越来越多是不争的事实。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新闻摄影时,将这类统称为“带有个人思考的、超常态的新闻”,本人认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同样也是一种新闻,虽然它看似违背传统。以前从事新闻摄影工作时,我也有种种困惑,如果按照传统的“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概念,日常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咬狗”,于是导致了媒体与被采访者共同“策划新闻”,这样难道就不与真实性背道而驰了吗?所以,李洁军的获奖很正常,王庆松还说过自己拍摄的是新闻照片呢。
其实,这是对新闻的态度和理解的问题。

我们要更自信

孙京涛(大众日报图片总监):我认为李洁军的这组照片非常好,他是个很优秀的摄影记者,也天生就该是个摄影记者。此前,我没有想到他以这种方式获奖。李洁军有很敏锐的触觉,他能用一种拟态化的方式来消解正统摄影的理念,同时也试图建立自己对图像表达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是他个人的,荷赛评委没有看懂,也许我也没有看懂。面对新闻摄影新的发展趋势,评委把握得不是很好,在网络和平面设计的冲击下,评委离新闻摄影的走向还是远了一些,应该说从评选结果上看,评委的水平有点良莠不齐。
李洁军不是在“take pictures”(拍照)而是“make pictures”(造影),而正是这组“make”的照片,却得了一个传统意义上“take”照片的奖项。
我的观点是不要迷信荷赛,荷赛就同国内的某些摄影比赛差不多,评委构成不同,评选结果就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但是荷赛一直以来还是具有统一的价值观,是在整个西方视觉媒体发展较高的基础上,而不是评委站在视觉媒体的前端这样一个基础上。评委是来自欧洲、美洲、还是亚洲,也决定了评选的气质。总体来说评选还是有水准的,不同的是气质上的差别。
荷赛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国内读者群视觉教养的提高以及摄影师在视觉传播和我们传统上的最佳结合点。中国有古老的象形文字,在很好地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挖掘这种传统,找到结合点,这样一来就会淡化对荷赛的议论,让我们更自信。

“真实”与“现实”

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首先我认为,荷赛并不是了不起的标准,就是有默契的一群人搞的一个奖项而已,评选的结果只是那一群人的共识和判断,而不是真理。荷赛办了这么多年总有一些改进,有一些新思路的尝试。
有些人可能因为李洁军的这组照片是摆拍的而质疑,其实它是组拟态化,具有装置性、隐喻性、象征性的片子,涉及到的是对新闻摄影的理解问题,也就是关于照片真实性的判断标准。一般的看法认为,现实的就是真实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数字时代后,客观现实并不是真实的唯一标准,眼见为实并非永远成立,有些所见是被导演的。
李洁军以影像复制的手段来还原历史战争的场景,他用这种隐喻的方式提出问题。我们知道硫磺岛的那张历史照片本身就有补拍的说法,但是依然感动了很多人。这种模拟很可能是李洁军对现在的真实提出挑战。现在事实真假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需要探讨的就是真实和现实的关系。我们现在生活的自然,完全是人造的世界,是充满了信息和技术的时代了。
今年荷赛获奖的中国摄影师很多,我认为这是必然的。其实并不是说今年中国摄影师的片子拍得特别好,我也看过一些以往投稿但未获奖的片子,不比这些逊色。只是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受关注度远远不及现在,尤其是2008年,中国备受世界的关注,所以中国摄影师获奖数目增多是自然而然的事。并不是获奖了就怎样,其实获奖是有偶然性的。荷赛一直在那里,只是评委的兴趣点发生变化了。

传播意识没变

何龙盛(新京报副总编辑):有人说《复制战争》没有新闻性,也有人大加赞誉,那是因为两者没有在一个维度来衡量。李洁军拍的这组照片很有新鲜感,是一种个人化的尝试,这样的方式很少见,与现实题材有一些距离。作者纯粹的游戏心态,对经典战争的复制,恰恰能够唤起他人的回忆,客观上把历史和现实串联起来。
荷赛越来越具有开放性,这个观点我在常河获奖时就表达过。荷赛有了新的维度,有了更多元的价值判断,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硬新闻的定位,更突出摄影观念、个人风格、个人思考的表达,对待照片的多元化更加宽容,不会像以前那么硬。随着传播媒介的变迁,摄影的立场与观点不断地被强化。荷赛的评选结果就是对这种趋势的回应。
李洁军的《复制战争》以历史为由头,我感觉它更像是观念摄影而非传统的新闻摄影,但是在荷赛获奖没有问题,因为它的传播意识没有变。

采写 本报记者 方 妍 黄丽娜 郑丽君

2009年第18期

[NextPage]

评委说荷赛之变

  都说解开李洁军《复制战争》荷赛获奖之谜,只能是荷赛评委。本报费劲周折,还真找出这么一位愿意在百忙之中对中国摄影师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解析的评委,她就是具有瑞典和土耳其双重国籍,现任路透社图片及插图部副主任的阿比利·卡拉布达·艾瑟(Ayperi Karabuda Ecer),虽然她因为涉及评选“不能谈太多”,但总算是评委的答复。
中国摄影报:傅拥军说他开始投送的是生活类,但最后却在自然类的获奖名单中发现自己的名字,是评委做的调整吗?摄影师的本意应该是强调树旁的“人”,而调整类别之后,重点显然变了,能讲讲为什么吗?
艾 瑟:我们确实从作者选择的生活类调到了自然类。这组作品是由心而发的对生活的情感,我们都很喜欢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方式,其实,“自然摄影”的理念完全可以更宽泛地表达。至于类别调整是常有的事,有时毕竟一人目力所及有限,评委们就是要把最好的照片放到最适合的类别里。
中国摄影报:李洁军表示他很想听听评委对他作品的想法。他的作品适合荷赛吗?我们的新闻摄影领域会接受这种风格吗?
艾 瑟:我们一致同意李洁军的作品是“肖像的肖像”,以此把新闻摄影史中的符号拉进现实确实试验性十足,挑战性十足。荷赛的肖像类是一个让摄影师自由发挥的类别,包括技术和想象力,李洁军的作品非常匹配这个类。
中国摄影报:赵青说他那组作品是在看电视时突然迸发的灵感。体育特写类怎么从赛场跑到公共场所了?真的吗?
艾 瑟:评委们对于这组作品是否适宜体育类的意见不是很统一,我个人以为他的作品是在用一种单一的方式讲述一个复杂的世界事件。
中国摄影报:本报一直很关注荷赛,近年来我们发现其获奖作品的变化层出不穷,荷赛是为了多样化在刻意改变吗?对摄影提出了新的要求吗?摄影师要追随吗?总之,说说你眼中的“变化”吧。
艾 瑟:作为评委会一员,今年中国投稿的整体数量和质量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大量的地震照片,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工作,而且是很多人没经历过的,中国摄影师真的很了不起。
我需要强调的是本届的评委对于记录类影像有着共同的、坚定的信念和热情。又因为大家的背景不同,所以在做决定时我们都是采取开放的心态。可否这样理解,结果的多样化缘于参赛者的多样化、评委的多样化。其他问题,抱歉我不能谈太多,因为涉及照片评选工作。

作者:黄丽娜 2009年第18期

[NextPage]

李洁军在考荷赛

“我想,评委一定极具分歧,最后给我了三等奖。”李洁军针对本届荷赛的评选结果如是说。
荷赛即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因在荷兰举办,中国人给了它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名字。1988年,荷赛作品来中国展出,引起了轰动,竟至于挤倒展墙。它的地位,高过普利策新闻奖,而中国记者多年冲击,都几无所获,于是记者们看荷赛,同中国足球翘盼世界杯差不多。
反过来,这种期待,也促使中国新闻摄影界向荷赛学习,并急剧进步。进入本世纪后,中国记者频频获奖,本届共六人,创下历史纪录。这一“殿堂”对咱们不再神秘,其“神话色彩”终于消失。如同中国其他领域一样,现在是“中国概念”或“中国时间”。
此长彼消。遵从客观报导原则的荷赛,影响力在网络时代也大不如前,于是自身标准也做出了显着的改变。
在笔者看来,李洁军《复制战争》的获奖,是本届荷赛最重要的事件。不是荷赛在考李洁军,而是李洁军在考荷赛。因为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照片。李洁军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摄影向西方借鉴的先行者之一,以刚性的客观、直面的风格着称。 他报道丽江地震、三峡工程、九江抗洪的照片也许更合乎传统荷赛的标准。但后来,他和荷赛都在做出改变,今次获奖应是这双重改变的契合。
李洁军出身于湖北的军人家庭,是大院中长大的孩子,其做事为人,都是急公好义的军人风格。开车,要开正宗吉普;看电视,以《激情燃烧的岁月》最好;业余爱好,竟是搜集了几百件士兵、武器和汽车玩具(也就是公仔)。如果你是他的朋友,这位大汉会时常给你一些礼物,可能是老式打火机,手榴弹弹袋,或军用铁锹。
“你这么爱拍照片,怎么不拍一下你这些‘士兵’?”前年,媳妇的一句话让他灵光闪现。于是他在长期的客观报道之后,突然买来120禄来相机,对准自己家的玩具。他崇尚军人之风,也崇敬历史上着名的战地摄影作品。于是,他首先向那些名作致敬。于是,他在珠海的沙滩上拍摄了卡帕式的诺曼底登陆,在上下九的骑楼下拍摄了“胜利之吻”……每一次,李洁军仿佛进入了他神往的战争情境,而且,他是控制一切的司令。
最让他津津乐道的一幅,是《八路军战斗在浮图峪长城》,此作又叫做《战斗在古长城上》。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人考证出这个地方究竟是长城的哪一段。他先是电话请教了沙飞女儿王雁和长城学者严欣强,然后飞抵北京,坐上票价12元,时长5个多小时的北京西至涞源的火车。他从浮图峪5公里外的羊栏沟村开始搜索,一连7天,都不是正确位置。最后在沙飞当年拍摄的杨家庄慰问演出的戏台旁,找到一位叫王小坡的小伙子带路,从杨家庄村后面的甲沟进入云盘沟,约一个半小时开始登上长城,才真正找到当年的拍摄地点。在长城上,李洁军“先给老爷子点上一支烟”,又在草丛中采集了两把不同颜色的野花放在沙飞当年拍摄的大约位置上,然后他给沙飞的女儿打电话。电话那一头的声音都哽咽了……
李洁军的公仔之战,仍可视为关于战争玩偶的肖像照片,以国际新闻界标准看,客观是最高要求。但在肖像和概念配图照片这两项,允许一定的摆布。只是他这个情境摆得太精彩了,本身已构成故事,有了肖像之外的“故事”,同时用“假人”复制名作,也有了戏谑性的对历史真实的掂量,于是这组作品更具当代艺术的意义。事实上,这组作品从07年以来,已在当代艺术摄影的圈子面世,参加了连州国际摄影大展等展览。这次参加荷赛,他说是志在参与而已,不想反而无心插柳柳成荫。
荷赛创于欧洲,和直白式的普利策标准不完全一致,它还讲究品位、意味,允许一种摄影个性。进入本世纪后,其对个性的容忍度越来越大。在我看来,这是要与刺激性更强的广告图片、网络影像、3D电影抢夺眼球所致。在这个虚拟的时代,记者和摄影作品没有个性与“深度”,已然难以生存。另一方面,属于当代艺术的摄影也勃然兴起,世界新闻摄影界对此似乎失去了一定的自信,于是开始借鉴当代艺术的手法。比如,荷赛不再坚持它本身的广角错落式的画面,近年获奖作品越来越多的是一种正面场景图片,甚至没有主角,只是静态展示一种“气场”。比如本届获奖的中国青年报记者赵青的作品《电视中的北京奥运》,和前年获奖的常河的《中国动物园》。这种德国摄影教师贝歇夫妇创立的风格,正是当代流行的创作图式。当然,这都在客观的范畴。而虚拟的“置景演出”也是当代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想来不会进入荷赛的范畴,但这次评上了《复制战争》,着实令人惊奇,因为这里面虚拟与个人思考的成分已经相当高了。
在李洁军这里,荷赛的开放度与转型应该已经到达极限,所以,李洁军也估计到了评委们可能有分歧。李洁军必然会成为这些天新闻界的话题——在虚拟时代,究竟真实性该如何把握?内心真实大于物质真实?或者真实性不再那么极端重要?荷赛,乃至整个新闻摄影,是发展了新的标准,还是失去了自身的核心价值?这已触及到真实性和新闻事业的根基。
李洁军最爱看的电影是《英雄儿女》,每当看到王成喊“向我开炮!”时,他都会泪流满面。这一次,他置身新闻殿堂之中,可以预料的是,周围将有祝贺或争议的炮声。

作者:颜长江 2009年第18期

[NextPage]

评委说荷赛之变

  都说解开李洁军《复制战争》荷赛获奖之谜,只能是荷赛评委。本报费劲周折,还真找出这么一位愿意在百忙之中对中国摄影师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解析的评委,她就是具有瑞典和土耳其双重国籍,现任路透社图片及插图部副主任的阿比利·卡拉布达·艾瑟(Ayperi Karabuda Ecer),虽然她因为涉及评选“不能谈太多”,但总算是评委的答复。
中国摄影报:傅拥军说他开始投送的是生活类,但最后却在自然类的获奖名单中发现自己的名字,是评委做的调整吗?摄影师的本意应该是强调树旁的“人”,而调整类别之后,重点显然变了,能讲讲为什么吗?
艾 瑟:我们确实从作者选择的生活类调到了自然类。这组作品是由心而发的对生活的情感,我们都很喜欢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方式,其实,“自然摄影”的理念完全可以更宽泛地表达。至于类别调整是常有的事,有时毕竟一人目力所及有限,评委们就是要把最好的照片放到最适合的类别里。
中国摄影报:李洁军表示他很想听听评委对他作品的想法。他的作品适合荷赛吗?我们的新闻摄影领域会接受这种风格吗?
艾 瑟:我们一致同意李洁军的作品是“肖像的肖像”,以此把新闻摄影史中的符号拉进现实确实试验性十足,挑战性十足。荷赛的肖像类是一个让摄影师自由发挥的类别,包括技术和想象力,李洁军的作品非常匹配这个类。
中国摄影报:赵青说他那组作品是在看电视时突然迸发的灵感。体育特写类怎么从赛场跑到公共场所了?真的吗?
艾 瑟:评委们对于这组作品是否适宜体育类的意见不是很统一,我个人以为他的作品是在用一种单一的方式讲述一个复杂的世界事件。
中国摄影报:本报一直很关注荷赛,近年来我们发现其获奖作品的变化层出不穷,荷赛是为了多样化在刻意改变吗?对摄影提出了新的要求吗?摄影师要追随吗?总之,说说你眼中的“变化”吧。
艾 瑟:作为评委会一员,今年中国投稿的整体数量和质量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大量的地震照片,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工作,而且是很多人没经历过的,中国摄影师真的很了不起。
我需要强调的是本届的评委对于记录类影像有着共同的、坚定的信念和热情。又因为大家的背景不同,所以在做决定时我们都是采取开放的心态。可否这样理解,结果的多样化缘于参赛者的多样化、评委的多样化。其他问题,抱歉我不能谈太多,因为涉及照片评选工作。

作者:黄丽娜 2009年第18期

[NextPage]

传统新闻摄影遭遇挑战

对我个人来说,李洁军的《复制战争》能获得本届荷赛的奖项,既不意外,也不难接受。不仅如此,在今年荷赛里7位中国获奖者的超长名单中,有了像《复制战争》这样的获奖作品,是一件让我非常高兴的事情。
《复制战争》参加荷赛时的英文标题直译应为《战争摄影偶像》。李洁军拍摄这组图片的初衷也是复制历史上着名的战争摄影作品,诸如卡帕的《共和国士兵之死》、罗森塔尔的《国旗插上硫磺岛》、艾森斯塔特的《胜利之吻》等等,之后逐步延伸为通过自己对历史战争的理解和想象,制造战争场面,设计拍摄,再现他心目中的着名战争场景。
李洁军的创作过程基本上与拍摄电影剧照差不多。用玩偶做道具,使用灯光、烟火特技等等。这毫无疑问颠覆了我们多年以来接受的传统新闻摄影价值观念和实践规律教育,而他对那些已成为世界战争摄影偶像标志性作品的仿制,已远远超越了报道摄影的范畴,传达出摄影者对经典战争摄影作品、乃至关于战争历史事件的思考与评价,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正如他作品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经典瞬间或事件意义的反讽和颠覆,他的方法也是反经典的。因此,我把这组照片看成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影像文本,我从中读出的是摄影者对过去某些深入人心结论的全新解读和反思。
荷赛评选中出现这类有悖于经典新闻摄影传统价值观念的作品是最近几年的事情。2006年我第一次参加荷赛评选回国后,曾对由玛格南图片社意大利摄影师保罗·佩里格林的黑白作品、获得当年艺术与娱乐类组照三等奖的《纽约时装周》津津乐道。作为世界报道摄影圈一位重量级的摄影师,佩里格林的摄影技巧可谓炉火纯青,其扎实的经典现场新闻报道摄影功底,在其获得同一届比赛肖像类组照金奖的《保罗二世教皇的信徒》中可见一斑。然而《纽约时装周》却对报道摄影的最基本影像语法进行了颠覆性修改:倾斜地平线、拍摄模特的半张面孔,整幅照片出焦,以时装周为主题整组照片却看不见时装踪影。这组照片通过这些貌似“废片”的图像向观者传递出一种迷茫、失落的空虚感,带出了纽约时装周留在摄影者心目中的真实感受和印象。或许基于对其高超摄影技巧的认识,当《纽约时装周》新鲜出炉时,欧美不少业内人士对之表达了接受与欣赏。而对于众多并不熟知佩里格林的国内同行而言,这组照片让有些人发出了疑问:“这家伙该不是故意把他在时装周拍坏的照片集成一组去参赛,故意挑衅比赛和评委吧?”
等到2007和2008年,荷赛具有实验色彩、离经叛道的获奖作品数量大大增加,比如2007年的《巴黎无家可归者的帐篷》《巴黎街舞者》《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足球的面孔》乃至常河的《中国动物园》,又如2008年的《哥本哈根马拉松赛终点线上》《移民们简陋的容身所》《儿童性虐待》《全球各地电视观众》《阿富汗女人肖像》《乡村女学生》和《游乐园》等等,比起佩里格林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年更是如此,除了李洁军的《复制战争》,中青报赵青的《电视上的奥运会》、体育动作类组照的《跳水比赛》等等,都是在表现方法上改变观众心理预期和欣赏习惯的作品。只不过我个人以为,在这类具有很强主观性和实验性的获奖作品中,李洁军走得比其他人更远一些罢了。
其实,像《复制战争》这样具有实验摄影色彩的作品出现在荷赛,并赢得身经百战评委们的青睐,已经是当今世界新闻摄影圈(或称“媒体摄影圈”)中一现象性结果。我喜欢将其称为“越界的报道摄影”的又一范例。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相关影像实践先于作品评奖,而类似荷赛获奖作品这样的主观实验影像在近年来全球媒体摄影实践中屡见不鲜。让某类作品获奖,相当于树立一个鼓励他人效仿的榜样,荷赛近年来不断给具有实验色彩的摄影作品以奖赏,实际上是世界传播摄影主流评价体系向世界报道摄影界传递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重要讯息:经典新闻摄影的旧有轨迹正在发生改变,违背传统新闻摄影价值观的影像作品正逐渐登堂入室,进入传播摄影的主流话语圈。
现场感、记录性、情感张力、决定性瞬间……这些传统新闻摄影尊崇的理论和实践规则受到了主观主义摄影的挑战,有时甚至是挑衅——反传统、反经典、平淡、重复、不动声色,破坏观众固有的审美体验,打开受众的解读空间……姑且不论这种挑战(或者挑衅)是否站得住脚,这种影像实践的广泛铺开已经让人难以忽视其存在。
无论是主动尝试,还是被迫改弦更张,这一类型影像作品的大量出现,至少证明了传统报道摄影处境的艰难。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中,在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24小时滚动播发信息的情况下,传统新闻和摄影已经很难再担当信息告知者的工作,这使新闻摄影工作者从昔日简单地报道新闻事实,转而越来越关注对于事件的个人看法和主观评价。另一方面,平面媒体市场遭遇数字媒体的争夺,其提供给摄影师赖以生存的保证金等资助数额的锐减,更令大批摄影记者难以依靠传统的报道性收入维生。生存出路的变化之一是投向画廊、博物馆照片收藏者等新的付费群体的怀抱,而在那个影像圈里,具有主观色彩的作品的市场份额要比传统报道影像大多了。这样一来,报道摄影者的照片越来越主观,越来越“不报道”,成为报道摄影工作者无奈而合乎逻辑的选择。
本届荷赛评委会主席是笔者的朋友、不久前刚刚辞去《时代周刊》摄影部主任职务的着名图片编辑玛丽安·戈伦,她对于影像功能的看法非常能够说明本届评委的评选逻辑:“作为一个好杂志的图片编辑,我们有责任在遵从传统的同时,通过具有创新性的影像对我们的读者进行视觉教育。尽管有时这些影像会打破读者惯有的欣赏习惯,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推进中,读者对图片阅读的能力和欣赏水平也会不断进步。”
个人认为,在上述诸多类型的主观主义影像创作中,包括荷赛获奖作品在内的一些新鲜尝试不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它们在这一阶段越来越多地获奖,至少反映出全球摄影工作者面对传统生存空间遭受强烈挤压时所进行的左冲右突。尽管对于不少中国同行来说这还显得有些“无厘头”,但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变化,并通过对现象的观察进行深入思考,是中国影像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作者系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首席图片市场分析师,高级编辑,第49、50届荷赛评委)

作者:黄 文 2009年第19期

[NextPage]

荷赛的硬朗形象在模糊和融化

李洁军是我要好的哥们儿,我很欣赏他的《复制战争》,能在荷赛获奖,我也不觉得怪异。在当下这个时代,多元兼容和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如同《功夫熊猫》那句很经典的台词:“一切皆有可能!”
这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里面有文化差异,也有时代流变!不少人对《复制战争》在荷赛获奖的结果感觉无法理解,有人甚至问我:“您的朋友圈有没有认识荷赛评委的?让他们点评一下《复制战争》怎么是‘肖像类’的,难道把‘肖像’广义化、扩大化了?再说场景复制怎么就是‘新闻’了呢?如果是别人复制战争场景被记者拍下来了,才能算是‘新闻’啊,本人复制只能算是艺术创作啊。”
说实话,这些观点,我都不反对,我认为《复制战争》的艺术属性较多,新闻属性较少。另外,在获奖归类上,我也认为它归属“艺术类”更合理一些,而不是“肖像类”(据李洁军介绍他本来投的就是“艺术类”)。假如我是本届荷赛的评委,我不会为这组作品投赞成票,作者是我敬重的朋友,可是我会坚持原则,放下友情。不过种种虚妄的幻想毕竟无法改变事实!所以从心底说,我宁愿相信《复制战争》在荷赛获奖是一次好玩的“行为艺术”,我积极地理解这件事,就是这样的事实能考验我们的思考判断力,同时也有利于推广荷赛的品牌,普及荷赛的文化。
我非常反对因为这组《复制战争》获得了肖像类组照三等奖,我们就此质疑本届荷赛的权威性,以及它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概念。那是狭隘的。我也非常反对,因为《复制战争》获得了新闻类的奖项,我们就否认它的价值。虽然它是以获得荷赛这样非常尴尬的传播定位走进广大摄影人视野的!
李洁军这样解释这组作品:“我的这组作品名称是《复制战争》,用玩偶再现战争的经典画面,用摄影镜头复制经典的战地。我的摄影作品是新闻摄影与当代艺术的结合,全部是利用真实的场景与模型完成的……”这段话的关键词是“我的摄影作品是新闻摄影与当代艺术的结合”,说这组作品是当代艺术,我想应该没有人反对,说它是新闻摄影,我估计反对的人没有看春晚的人多,也少不到哪去,李洁军的底气是来自于“全部是利用真实的场景与模型完成的”(不是网上的一些菜鸟诊断的是所谓电脑合成),李洁军的智慧是说它“是新闻摄影与当代艺术的结合”,而没有说它是纯种的新闻摄影。大家知道,在新闻摄影实践中,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类似“艺术照”(允许灯光设计和后期修补的人物肖像和静物照片),也开始大量使用体现思想概念和情感感染力的概念性插图,而且它们都在发挥着新闻传播的功用。我想这大概就是李洁军要用这组照片参与新闻摄影比赛的原因。
那么荷赛的评委们为什么没将这个明显“血统不纯正”的参赛作品淘汰,反而对之情有独钟,难道是集体看走了眼?
大家都知道,近年来,荷赛获奖作品中模糊画面的作品越来越多,可是大家没留意,荷赛对“新闻摄影”概念(定义)的模糊倾向也愈演愈烈。国外的例子不举,就说方谦华的获得第51届荷赛奖自然类一等奖的那片着名的“楠木叶子”,其实也有着让人“解放思想”的意义,因为那真的更像是一张艺术照片,或者说像一张科考照片。
常河获得第50届荷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的《中国动物园》,当年就在国内引发了争议。虽然常河使用极传统的玩具式相机表现了极具现代性的动物与环保的话题,可是那正方形的画幅、发黑的四角,都在剥离受众对新闻摄影的传统的亲切感,而更像一次正而八经的,有行为艺术意味的现代秀。
“荷赛仅仅是在给我们推出一堆照片吗,我们仅仅是在解读荷赛的图像吗,显然不是。荷赛在向全世界传播一种观念,推广一种文化!我们是通过这些照片了解我们无法了解的日新月异的世界,以及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们的当下状态、所思所想、其乐其哀。”这是我几年前对荷赛的思考,也是对有着50余年历史的荷赛的文化趋势预测。或许正是这种不断移位,不断演变,而又在自己的原点上不断深化的荷赛理念散发的魅力,使它在世界新闻摄影界的地位日渐重要。文化影响从来就不是单向的,中国摄影师在世界大赛中大放异彩的同时,也意味来自于欧美的荷赛文化(包括审美观点和新闻立场),被中国摄影界所接受、所认同。
顺便说一句,具有浓郁艺术气质(或者说就是彻底的艺术摄影照片)的《复制战争》在荷赛获奖,本身就是一次典型的文化事件。摄影人由此而争论、思考这是好事,可是我们也不能因之而飘乎,而偏执,而看不到这里面的问题,更不能照猫画虎,邯郸学步。
说了这么多,也未必说到点子上。

(作者系华商报资深编辑)

作者:巩志明 2009年第19期